|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武山秧歌社火

武山秧歌社火

关键词:武山,秧歌,社火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武山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liaiju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977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说到秧歌,人们会很自然地跟春节联系起来。春节给秧歌的表演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而秧歌的演出又使春节的节日气氛更加浓厚,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时达到了极致。

   秧歌是一种民间歌舞,流行于我国北方的大部分汉族区域,在陕西、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的一些地方也叫社火。

   秧歌,顾名思义,是因为原始的秧歌跟农民的耕作劳动直接相关,清人李调元在《南越笔记》中这样写到:“农民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竟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

   在这里,农民利用秧歌来鼓舞自己集体的劳动生活。后来,秧歌完全离开了生产劳动,成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秧歌起源于宋代,据记载,南宋灯宵之村田乐,则是后来秧歌表演的早期形式。秧歌先在我国南方兴起,约在元朝时逐渐向北方各地发展。

   关于秧歌一词的记载,约在清朝初年。康熙三十一年,即1693年,清朝文人袁启旭在其编纂的《燕九竹枝词》中有“秧歌初试内家装,小鼓花腔说凤阳”的词句,是目前公认的秧歌名称的最早记载。

   秧歌在清朝乾隆到民国初年的这一时期发展最快,基本上形成了我国目前这样的秧歌体系。出现了像东北大秧歌、陕北秧歌、山西大秧歌、山东大秧歌、冀东地秧歌和甘肃毛秧歌等一大批很有地域特色的秧歌舞族。

   在我国秧歌发展史上,值得一提的是抗战期间,边区延安开展的新秧歌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特别是建国以后秧歌的发展和推陈出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后,陕甘宁边区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深入生活,向民间学习,在旧秧歌的形式的基础上,加进了新文艺形式的要素,创作了“拥军花鼓”、“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和“动员起来”等一大批优秀的秧歌节目,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社会的认可。

   秧歌活动历来都与谒庙、驱瘟神、迎神会等农耕祭祀礼仪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民间秧歌大都在春节和大的节庆期间表演。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秧歌的健身和娱乐陶情诸方面作用被重新认识,秧歌舞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更受到老年群体的青睐,从而成为广泛的、经常性的娱乐健身活动形式。

   秧歌表演形式有三种,即过街秧歌、大场秧歌和小场秧歌。

   过街秧歌是秧歌队在街上行走时,随着音乐所作的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和队形变化。

   大场秧歌是秧歌表演的开场和结尾时的集体歌舞。这部分情绪热烈欢快,且有多种不同的队形变换,扭过一阵后,牵头人领唱,众人合唱。

   小场秧歌即夜社火,是在打开场子后,表演者在观众围坐四周的场子中先后表演带有民间歌舞和歌舞小戏,还有耍狮子、龙灯、旱船、霸王鞭、跑竹马、大腰鼓和高跷等节目。

   武山秧歌也叫“社火”,它是民间各种歌舞形式的总称,其广泛流行于天水城乡。每年春节期间,村村镇镇,城里城外,形成秧歌汇演的大阵势,非常热闹。


   武山秧歌中以打击乐伴奏或以民间小乐队伴奏的秧歌,主要有耍龙灯、耍狮子、高抬、腰鼓、跑驴、竹马灯、大脑壳等;边歌边舞的有旱船、夹板、高跷、马秧歌、高摇伞、腊花、打虎、火龙等。天水秧歌题材广泛,包括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也有些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传统戏剧故事。在市区流行的“夹板”、秦安的“腊花舞”、“十里亭”以及武山的秧歌“四大景”、“四小景”,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