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渐次远去的祭祀活动—攒神

渐次远去的祭祀活动—攒神

关键词:武山,攒神,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武山县文化广播影视局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wsamu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672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武山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祭祀活动当数“攒神”,虽然,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城里的小伙子、大姑娘不知道“攒神”为何事,但乡下人每年都能领略到“攒神”的盛况,就连小孩子也能模仿出“司公子”跳神的动作。

“攒神”就是跳神,其主角叫公子”公子”也就是通常说的,巫婆是女的,“公子”是男的

传说很早以前,道教祖师李老君,驾着祥云来到人间,体察民情,教化世人。有一天,天高气爽,老君心特别舒畅,忽一阵阴风袭来,甚是凄凉,寻风望去,但路边有一具尸体白骨森森,老君感到这风来古怪,知其含冤而死。老君素有好生之德,且有起死回生的术,于是走上前来,念动真言,吹一口仙气,霎时,奇迹出现只见那具尸骨转眼之间复活站起,和生前一一样。复活后的尸骨感恩戴德,向老君叩首不止。恳求老君发慈悲,施恩泽,指一条安身之路,以免再受饥寒之苦。老君听后想,干脆好事做到底,这样既能解除尸骨复活后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又可以扩充壮大并弘扬道教,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于是老君赠与他作为法器,“尸骨子”拿着它走村串户为人病禳灾,造福乡里。操职业者,因有这一传说,起名“尸骨子”。后来,不知是嫌其称谓不雅还是不吉或者“尸骨子”和“公子”谐音,便改称“公子”

据说,公子”现在所用的法器就是老君所乘青牛的牛头、鼻圈、牛尾巴牛蹄甲变出的,仿牛头正面形状做成的叫刀” ,在牛鼻圈上鞔(mán)上去毛后的生羊皮,就成了羊皮鼓”,牛尾巴演化为“麻鞭”牛蹄甲改用木制,成了预测吉凶祸福的“卦”。 

在武山,群众所敬之神有家神庙神之分。家神每年都要攒一次,“攒神”大多选在秋后,由当地庙组织请来“”,村里的青年将庙里的神像抬出来“游庄”,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攒神有大、中、小之分,小攒一日,大攒三日.每攒必杀牲设祭小事往往一人就可,带一面鼓、一把刀、一根麻鞭,禳灾病、谢土酬神;大中型“法事”从七八人到十数人不等,多在祠庙场院内举行,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天。攒神”祭祀活动一般由暖坛、安神、敬饭、伐武朝和拆神等部分组成,活动中,用原始而古老的方式穿神衣、敲扇鼓、唱赞词、跳神舞,口传神言刺臂出血,会首则率领乡士焚香罗拜,郑重攒祭。他们所跳所敬神,有的属佛教,有的属儒家但大多数都是道教。这种尊儒、崇佛、 敬道兼收并蓄的现象,从宗教和民俗折射出了天人合一、三教一家、包容和谐、仁义礼让。公子所用羊皮鼓和刀的手柄末端各有三个方向不同、一边紧密连在一起的铁环,每个环上又各套三个铁环,前三个环代表“三教”,三个环中的九个环寓意“九流”,合起来就是“三教九流”和平共处。

公子跳神可以说是道、佛、俗文化的大杂烩,它反映的是人们心理的平衡和祈求平安、吉庆的原始愿望。多少年来,人们虽然对这一职业褒贬不一,但“公子”还是在家族式的传教中保留了下来。欣赏着粗俗的唱词,笨拙的舞姿,以及带有血腥的野蛮动作,麻鞭敲打下的羊皮鼓,不禁发出撕裂的呻吟攒神这一渐次远去的民间祭祀活动,到底还能传承多久---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